贵州仁鼎律师事务所向您介绍:如何做好家事案件调解工作?
01、庭前准备、保障庭审
在开庭前,提前阅卷,对于矛盾较为激烈、当事人情绪可能有冲突的案件,要有敏锐的洞察力。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,我会在庭前做一些准备工作,以保证庭审可以正常开展,例如,确保有规范的庭审流程,宣布法庭纪律,核对当事人身份信息、宣读法律相关规定等;提前与法警进行沟通,避免庭审突发事件发生;对于矛盾对立的当事人,杜绝相邻就座,优化发言顺序等;为当事人办理好相关委托手续、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,如时间来不及,则在庭审录音录像中释明延迟开庭的理由。庭审前的操作流程规范,对于之后庭审顺利进行有重要的推动作用。
02、树立威信、刚柔并济
庭审控场能力,是对年轻法官的一大考验。当出现当事人违规插话的情形,应及时制止,同时告知当事人根据庭审流程,在稍后会给予其发言的机会,请其稍安勿躁。当原、被告发生互相辱骂、指责等情形,要及时严肃地予以纠正,否则可能愈演愈烈,无法收场。始终保持中立地位,给予双方平等待遇,避免发生压制特定一方或者实体上表现裁判情绪。以上种种,均是为了体现法官审理案件的公平公正,树立司法威信。
另一方面,在庭审时,若当事人不懂何谓“诉讼请求”、“答辩”、“举证”、“质证”,我也会耐心将上述法律术语用通俗的语言翻译给当事人听,使他们能在合适的环节充分发表意见。调解时,发挥年轻法官的优势,放下身份与当事人进行平等的沟通,同时多以“妻子”、“女儿”、“母亲”等身份为当事人换位思考、倾听诉求、分析矛盾症结。对于老年人,以“叔叔”、“阿姨”、“老张”、“老王”等称呼拉进彼此的距离。
家事类案件,也需要像老娘舅一样适当摆明态度,对于当事人做得好的地方应给予肯定,对于欠妥之处应当予以指正,并做出详细解释,加以引导。对于当事人在婚姻家庭中较为委屈的事情,可以适当予以共情表示理解,然后再根据法律规定解释本案争议焦点,更易于令当事人接受。法律的专业和语言的谦和,可以增加当事人对法官的信任感,也为之后的调解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03、找准时机、一蹴而就
在庭审前可以与当事人做适当沟通,布置好举证责任,要求其提交房屋买卖合同、贷款合同、贷款明细、动迁协议及附件、房产登记内档资料等材料,尽量减少开庭次数,尽快查清案件事实。
一般情况下,我会在法庭调查结束时安排休庭调解,同时围绕判决结果为双方拟定调解方案。对于当事人的内心方案与判决结果相差较大的一方,我会做好法律释明工作,为其分析争议焦点、法律规定、涉案证据。而对于另一方当事人,我会从调解方案的灵活性、处理纠纷的快捷性以及亲情角度奉劝其“退一步海阔天空”。
在审理案件时,判决有其局限性,例如只能处理本案之内的纠纷,或者一种法律关系,然当事人在乎的是所有矛盾争议是否都解决。因此我会在调解时倾听双方的诉求,并且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,帮助双方寻求高效的一揽子解决纠纷的调解方案。
调解,首先抓主要矛盾,然后抓次要矛盾。如某些案件父母为抚养权争执不下,某些案件双方就房产分割比例互不退让,某些案件当事人坚决不同意搬离房屋。解决完主要矛盾后,再理顺次要矛盾。如先确定抚养权归属,再细化探视方案;或者先确定房屋折价款,再制定分期付款方式。